找回密码
 免费注册

手机扫码登录更安全

查看: 2392|回复: 0

【文物自介书】“身为大臣,自当死于封疆”——安庆市

[复制链接]

回帖
25466
威望
56009 点
红花
63730 枚
太阳之父 发表于 2024-3-25 05:02 来自安庆论坛APP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| 来自安徽
【文物自介书】“身为大臣,自当死于封疆”——安庆市文保单位张秉文墓
掌上安庆
2024-03-25
清乾隆四十一年,公元1776年,朝廷的最高统治者颁发诏书,为一位死战殉国的桐城籍官员赐谥“忠节”。这位桐城籍官员名叫张秉文,从乾隆皇帝处获此谥号时,他已经为国捐躯137年了——那是明崇祯十二年,他的“国”是大明。

张秉文,字含之,生于明万历十三年(1585年)。这个人怎么说呢,优点比较多:身材高大、容貌清秀、文采斐然……他的爷爷——大名鼎鼎的“张一包”张淳,在他很小的时候就非常看好他,认为“这孩子有前途”会成为家族的骄傲。

“张一包”办案厉害,看人也很准——张秉文于万历三十七年(1609年)中应天乡试第81名,万历三十八年(1610年)中会试第73名,殿试三甲第64名,赐同进士出身。

25岁中进士,让张秉文有了堪称豪华的仕途起点。此后,由于在各个岗位上成绩突出,他不断升迁。当然,作为大明朝的文官,行政工作做得好不过是最基本的要求,带兵打仗甚至冲锋陷阵也是常规操作,在福建、广东任职期间,他就参与到平定海寇李魁奇的大型军事行动中,并且亲冒弹石指挥作战。

李魁奇,就是李芝奇。这个“芝”有没有让你想起明末的另一位“要做海贼王的男人”?不错,李芝奇同郑成功的父亲——郑芝龙一样,是海盗集团“十八芝”的成员。同郑芝龙一样,李芝奇也曾被朝廷招安,不过由于各种原因降而复叛,最终在张秉文等地方官员和郑芝龙等“昔日海盗兄弟”联合绞杀下,兵败身死。

在南方平定海盗后不久,崇祯九年(1636年),张秉文来到山东就职左布政使。在明末,布政司主官为左布政使、右布政使,同为从二品,但明代官员列次以左为上,故左布政使为实质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。

崇祯十一年(1638年),张秉文迎来了人生最大的也是最后一次考验。在明末清初那个风雨飘摇的多事之秋,无数人也经历过类似的考验。不过,作为高级官员,张秉文的选择比普通百姓要多得多。

undefined


桐城市文保单位张秉文墓。 通讯员 储旦 摄

我们插一段《聊斋志异·鬼隶》记载的“鬼故事”:

一个冬天,济南府历城县的两个衙役到外地办完知县韩承宣的安排的差事,正在往回赶。路上,二人遇到了两个“同行”——对方穿着打扮像公差,自称是济南府的捕快。

都是一个府,都是一个系统,济南城的捕快这两衙役正巧认识十之八九,不免发出疑问:“你们两位,我们怎么从没见过?”

而“同行”的回答,直接给这两人吓“掉凳”:“算了,说实话吧,我们是城隍庙的鬼差,跟你们一样是出来办差的。”

从地上爬起来之后,两衙役好奇心战胜了恐惧,询问道:“二位办什么差?”

“我们要去泰山向东岳大帝投送公文。”

“什么公文?”

“济南将有大劫,报送的公文就是应死人的姓名和数目。”

“数目多少?都有谁?”

“数目我们也不太清楚,大约将近一百万人。如此多人,姓名哪里知道。”

“大劫发生在什么时间?”

“大年初一。”

二衙役惊得面面相觑,计算着赶到济南时,正是除夕。

“回去恐怕遭难,拖延又怕县太爷责罚,我等如何是好?”

“违了期限是小罪,把命丢了却是大祸。二位还是躲一躲,先不要回去。”

这个故事中的鬼差,一点也不恐怖,反而愿意与萍水相逢的“同行”分享信息帮助他们躲避劫难,真就是“牛鬼蛇神它倒比正人君子更可爱”。

恐怖的是,这个故事的背景是真的。《聊斋志异》原文是这样写结局的:“未几,北兵大至,屠济南,扛尸百万。二人亡匿得免。”

“北兵”当然就是清兵,“百万”这一数字并不算准确,不同史料记载这一数字在十三万到十七万之间。是的,在战乱中身亡的鲜活生命,不但大多数时候没有姓名留下,甚至无法被确切地统计进数字里。

官员就不同了。虽然《聊斋志异》原文中没有写故事发生的具体时间,但是我们可以确定故事发生于崇祯十一年(1638年)的冬天,因为故事里唯一出现的人名——韩承宣,他真的是历城知县,和张秉文一样,他也参与了此次战斗。

然而,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斗。

自崇祯二年(1629年)“己巳之变”后,清军便多次绕道蒙古,从山海关以西的长城关隘入关,甚至三次直逼北京城下。发生在崇祯十一年(1638年)的那一次,则是规模最大、明朝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。是年八月,皇太极派多尔衮统帅军队从沈阳出发,绕道蒙古突破长城,沿着运河一路向南劫掠,兵锋直指济南府城。

在明代,这不是济南第一次经历“保卫战”——上一次是明朝初年,铁铉将军率军驻守济南抵抗燕王朱棣的围攻。而这一次,比上一次难度大得多。此次进攻的清兵有十多万人,济南城内只有500乡兵和由莱州增援的700兵士。乡兵是什么兵呢?就是民兵,非正规军。

本来,作为重镇的济南府,军事力量不会如此薄弱——兵部尚书杨嗣昌将驻防济南的主力部队都抽调到德州阻击清军。奈何皇太极的部下并不会按照杨嗣昌的计划打仗——清军最终绕过德州防线,直取兵力薄弱的济南。

巡按御史宋学朱正在巡视章丘,闻清军至,忙到省城济南,与张秉文,副使周之训、翁鸿业,参议邓谦,盐运使唐世熊等商议守城,决定一边求援,一边积极备战。

求援方面很不顺利:朝廷里,杨嗣昌没有回应;距离济南不远的督师宦官高起潜倒是手握重兵,却不肯发兵救援;同在济南附近的大将祖宽、倪宠等人的部队也在保守观望,迟迟不肯救援。

那就是只有靠自己了!此时的济南城并没有突出的武将,除了之前提到的几位官员,就只有济南知府苟好善、同知陈虞胤、通判熊烈献、历城知县韩承宣等驻城官员,全是文官!这群文官,也就成了这1000多人组成的防守部队的主心骨。

私底下,张秉文已经抱着必死的决心,他在修书给远在故乡的老母时写道:“身为大臣,自当死于封疆。老母八旬,诸弟善事之。男誓以身报朝廷,不得服侍太夫人侧矣。”

明面上,张秉文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战斗意志。他和宋学朱、邓谦等分门死守,昼夜不解甲。连日通宵达旦的疲劳,让多人须发皆白,一夜老去。一众官员的无畏无私、身先士卒的表现,鼓舞着守城军民的士气。正是高昂的士气、周密的布防、高大的城墙,让这支临时拼凑的区区千人的守城部队,将十万虎狼之师阻挡在济南城外达两个月!

两个月后已是次年正月。崇祯十二年(1638年)正月初二,济南城终究被清军攻破。城破后,张秉文继续率兵与敌人巷战,不幸中箭阵亡。宋学朱、周之训、邓谦、唐世熊、苟好善、陈虞胤、熊烈献、韩承宣等人,皆殉国难。

张秉文等官员殉国后,清军开始针对平民的抢掠和屠杀。清军撤退时又将德王朱由枢及被俘官兵尽数带走,然后放火焚城,整个济南被焚掠一空。十多万人的死亡和建筑大量被毁,以至于曾经繁华的济南城在此后数十年时间难以恢复元气。

张秉文殉国后,其妻方孟式和妾也投大明湖自尽。正月初二的大明湖,水一定很冷。这些女子,可比那个因“水太冷”被嘲笑几百年的“东林党魁”“士林领袖”钱谦益强多了。当然,钱谦益也不是一无是处,文章还是写得好,也顺带记录了许多历史,他在《列朝诗选传》就记录了方孟式的文雅趣事:张秉文当年有同年进士孙昌裔、翁为枢二人,三人的妻子皆为才女,并为莫逆好友。三人曾同时住在北京。一年四季,逢年过节,别的官太太们都以精美的食物和花形的首饰相互馈送,三才女却以自己的诗文作品相互赠答唱和,传为佳话。

保护人说文物
那两位从桐城走出去的忠臣和才女,最终魂归故里——张秉文墓位于桐城市黄甲镇汪河村张家坂组牌坊山上,坐西朝东,麻石墓圹,靠山立碑,刻字:“明显考钟阳张公、妣张门方氏之墓”,墓下设拜台,拜台下方便是牯牛背水库。

“在桐城,牯牛背水库被称为城西湖。城西湖四周青山环绕,湖水清澈透亮,常被人赞为‘翡翠’。‘青山有幸埋忠骨’,能有一位为国捐躯的忠烈之士长眠于此,也是这绿水青山的荣幸吧。”黄甲镇党委宣传委员黄一介绍,2007年,桐城市委、市政府为加强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,投入专项资金由市文物管理所主持修复了张秉文墓,2017年,张秉文墓被公布为安庆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“目前,镇、村已安排专人对其进行日常看护。”


( 全媒体记者 何飞 通讯员 储旦)
(责任编辑:罗静)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免费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侵权投诉|联系我们|用户协议|法律声明|安庆论坛 ( 皖ICP备13001515号-2 )

侵权举报: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,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;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;如存在侵权问题,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!

GMT+8, 2024-4-28 13:01 , Processed in 0.154029 second(s), 20 queries , Gzip On, MemCached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