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免费注册

手机扫码登录更安全

查看: 801|回复: 0

村支书种粮:“不让一寸土地撂荒” 掌上安庆 202

[复制链接]

回帖
26034
威望
57712 点
红花
65864 枚
 楼主| 太阳之父 发表于 2023-9-17 03:03 来自安庆论坛APP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| 来自安徽
村支书种粮:“不让一寸土地撂荒”
掌上安庆
2023-09-17
  9月14日,来到桐城市吕亭镇官塘村党群服务中心,眼前的一幕令人惊讶:服务大厅地面上摊晾着一片红色的高粱;墙角堆放着色彩不一的蛇皮袋,里面也是高粱……“你要早来一个月,我们还有一万斤的水稻。”官塘村党总支书记李清笑呵呵地告诉记者,这些都是他带着村两委种的。

undefined

(网络图)

  村委会作为最基层、最前沿的服务组织,工作本就繁忙,一共就六个人的官塘村两委,为何还要种粮?

  “不能让地撂荒!”李清说。

  官塘村地处丘陵地带,耕地有3960亩。“其中3000亩都流转发包给种粮大户了,剩下的基本都是村民自持,地块比较零碎、狭小、不平整。”李清介绍,“我们种水稻的十亩地就是撂荒的,地块位置偏远、地形不平整、灌溉也不方便,而种地的都是留守的老人,年纪大了就只能撂下了。”

  “我就是农民,看着地撂荒很是心痛。”李清找到种粮大户游说他们耕种,结果却只得一句“白送都不要”。想来想去,李清决定村两委“试试”,他找到这十亩地涉及到的8户村民,跟他们商量:“先把地给我们种两年,我们免费平整。两年后你们要是自己愿意种就还给你们,不愿意种就交给村里种,到时候付租金。”

  村民们爽快地答应了。

  平地、选种、播种、施肥、除草、灌溉……李清带着大家忙活起来了,六个人在村部和田畈两头跑。“我压根没想到上班还要种田,我没种过田,更不会种田。”25岁的殷瑶瑶是六个人中年纪最小的,2021年通过人才引进来到了官塘村,她笑着说,“主要是书记干,我搭搭手。但是还别说,真带劲!”

  殷瑶瑶说的“带劲”是看着种子发芽变成秧苗,再拔节生长、抽穗灌浆,最终成了一片金黄。“十亩足足收了一万六百斤,而且一次药没打,真正的绿色食品,村民们都可稀罕了。”她最开心的就是8月6日收割的那日,“我们上午9点多钟去收割,同步在村联络群里发布了‘现割现卖’的信息,村民们自带着蛇皮袋就赶来了,到下午4点钟左右就卖光了。”

  除了这十亩的水稻,李清还种了十亩的高粱。“那是土地增减挂复耕的土地,”李清介绍,“原本那块地农窑厂,为了保证高质量复耕复种,我们拉来废弃的砂土,在原本的地块上铺上了厚厚的一层,综合地块的基础条件、经济效益,我们选种了高粱。”

  种高粱李清并不太擅长,便买书学、上网学、找人教,9月初第一批收割,李清不舍得花钱请收割机。“人工收割,连高粱秆一起割回来,铺到村委会院子里,我自己开车把谷穗压下来。”他说,“已经卖出去了一部分,村两委留了一部分,准备和酒厂合作,往白酒方向发展。”

  谈合作的同时,李清依旧带着大家在田间地头跑,“这二十亩地得整出来轮作油菜。”他盘算着,“还得再找找其他撂下的田地,不能让一寸土地撂荒。”



(全媒体记者 江露露 通讯员 郑鹏)
(责任编辑:汪志强)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免费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侵权投诉|联系我们|用户协议|法律声明|安庆论坛 ( 皖ICP备13001515号-2 )

侵权举报: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,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;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;如存在侵权问题,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!

GMT+8, 2024-6-17 02:10 , Processed in 0.200241 second(s), 19 queries , Gzip On, MemCached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